【产科睡眠】幸福中的忧愁-围产期抑郁
怀孕和分娩对于女性而言,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;对于家庭而言,同样是一件无比幸福而重要的事。在围产期,孕妇和产妇常常有“睡不好”的烦恼,而睡眠问题,也可能是精神医学上的围产期抑郁的表现之一。围产期抑郁指在妊娠期或分娩后12 个月内出现的抑郁发作,即包括妊娠期抑郁和产后抑郁
幸福中的忧愁 | 围产期抑郁
哪些人更容易发生围产期抑郁? - 有焦虑症、抑郁症或双相障碍病史 - 有抑郁症家族史 - 意外怀孕或少女怀孕 - 多胞胎 - 怀孕或分娩过程不顺利 - 经济水平低 - 婴儿存在健康问题 - 缺乏社会及家庭支持 - 性别偏见 - 身体或性虐待史 - 药物滥用障碍病史 为什么会发生围产期抑郁? 对女性而言,妊娠和分娩是一项重大的心理生活事件,也是重要的压力来源之一,尤其是儿时成长环境不佳的女性,受到的心理压力更大。同时,在围产期,女性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明显改变,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相关的激素水平较妊娠前有明显差异;此外,基因、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同样影响围产期的心理状态。因此,围产期抑郁是遗传、内分泌、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。 围产期抑郁有哪些危害? 围产期抑郁对母亲和婴儿均存在危害。研究表明,未经治疗的妊娠期抑郁与母亲早产、先兆子痫和较高的自杀的发生率有关,并且增高婴儿低出生体重与行为障碍的风险。未经治疗的产后抑郁可能导致母亲对生活和孩子均缺乏兴趣,往往影响母性与婴儿的关系,此外还可能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。严重时,产后抑郁的母亲可能出现自残或伤害婴儿的想法,甚至为此付诸行动;婴儿更有可能出现认知、行为和情感发育受损,社交和沟通技能减弱。 如何早期发现抑郁情绪? 围产期抑郁常常有以下症状,当出现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时,应当及时就诊: - 情绪低落、哭泣 -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- 过度睡眠或者失眠 - 自我价值贬低 - 焦虑、惊恐发作 - 害怕离家 - 感觉麻木、淡漠 - 绝望感 - 躯体不适持续数周,如躯体疼痛、心跳加速、过分疲劳 - 持续的烦躁和消极情绪 - 过分担心婴儿的健康,出现强迫行为 - 对婴儿有生气和怨恨情绪 - 对婴儿没有依恋或兴趣 - 出现伤害自己或婴儿的想法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围产期抑郁?
发生围产期抑郁,应该怎么办? 发生围产期抑郁,应当及时就诊精神卫生和睡眠心理科,或妇产科。研究表明,认知行为治疗及其他心理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围产期抑郁。是否应当进行药物治疗、选择何种药物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的共识,需根据实际情况,由专科医生进行判定,权衡药物治疗的风险和获益,经过充分沟通,决定治疗方案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抑郁病史、正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女性如果发现自己怀孕,不应自行骤然停药,应当及时就诊,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。 转自:福建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
[1] Stuart-Parrigon K, Stuart S. Perinatal Depression: An Update and Overview[J].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, 2014, 16(9):468.
[2] Glasser S, Lerner-Geva L . Focus on fathers: paternal depression in the perinatal period[J]. 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, 2018:1757913918790597.
[3] Stewart D E, Vigod S N . Postpartum Depression: Pathophysiology, Treatment, and Emerging Therapeutics[J].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, 2019, 70(1):183-196.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中国睡眠研究会
本文转载自,本文观点不代表好梦好睡眠Sweet Dream立场。
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xiaweisy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